我們都在電視上看到過,當博物館的文物保護人員在接觸某些藏品時會佩戴手套,而在接觸另外一些藏品時卻不會佩戴手套,這是為什么呢?
當需要接觸藝術品時,大家的常識都是認為需要佩戴純棉白手套,在過去的幾十年里,佩戴純棉白手套接觸藝術品是公認最安全的。棉布的性能穩定并且白色的棉手套容易顯臟,當手套臟污的時候可以及時進行更換。佩戴純棉白手套操作不會在藝術品上留下指印。
然而,也存在一些不宜使用純棉手套的情況,比如表面尖銳凸起的藝術品會使得純棉手套勾線,手套表面的毛線也可能會粘到物件或紡織品的表面。棉花能自然吸收皮膚上的水分,吸收手指上的油脂和汗液,因此在佩戴純棉手套接觸藝術品尤其是老舊的紙質藝術品時,有可能會對藝術品造成損壞。
什么時候應該佩戴手套?
如果藝術品的物理或化學損壞風險大于手套造成的潛在損壞風險,則應該佩戴手套。以下幾類藝術品在處理時應始終佩戴合適的手套:
幾乎所有類型的攝影作品—照片尤其容易受到化學損傷;
滿幅創作沒有留白邊的紙質藝術品;
表面啞光的藝術品(比如:絲網印刷或藝術微噴),指紋遺留在這些作品上幾乎是不可能移除的;
在裝裱過程中,如果需要大范圍操作而不是局部接觸藝術品時,也應該佩戴手套。